案例摘要:农业农村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基于信创技术路线,围绕种植、畜牧兽医等行业领域,构建全国农业农村空间基础地理信息体系、空间数据资源体系、地理信息服务体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平台依托国家农业数据中心软硬件基础设施资源,整合了相关系统的地理信息发布组件,研发了聚数、看数和用数工具,初步形成了农业农村时空数据“一张图”,为部属单位提供时空数据查询、可视化和应用服务,成为服务部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性平台。
一、实施背景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2017〕39号)等文件要求,农业农村部大力推进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信息中心积极配合办公厅及专项工作组完成了151个系统的数据汇聚、20余个业务系统的回迁,起草编制了《农业农村部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规范》(农办办〔2018〕13号)。自2016年开始,为做好政务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发挥政务数据的应用价值,结合工作实际,信息中心主动担当作为,持续开展数据汇聚、治理、上图及应用,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成果得到显现;2021年,对平台进行信创适配改造,构建了基于国产化技术的GIS公共服务平台,对接部本级100多个信息系统数据成果,支撑20个信息系统的GIS功能调用服务,建设形成农业农村部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二、实施目标
通过构建基于信创技术路线和信创运行环境的农业农村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各级主体、用户提供统一的地理信息基础地图、GIS引擎调用接口、数据治理工具以及业务系统定制开发等服务,提升共性应用平台支撑能力。
三、建设内容
农业农村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将地理信息技术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全面提升农业农村政务信息化水平,平台建设主要包括4项基础性工作。一是构建农业农村时空数据中台,数据汇聚和数据治理是数据应用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要实现数据资源的充分汇聚,利用数据磁取工具,汇聚多种格式、多种来源的数据资源,形成数据资源池;另一方面要开展数据的时空化治理,利用时空数据治理工具,按照时空维度和属性维度开展数据治理,为数据应用打好基础,从而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业务的协作协同、数据的交换共享。二是构建农业农村时空数据“一张图”,实现数据的可视化上图,利用国产化地图发布组件,将治理好的数据成果进行可视化上图,以统一的坐标系、实现数据的一张图展示和叠加分析。三是构建农业农村时空数据服务超市,将基础底图、基座数据、属性数据发布注册成统一的地图服务,供各单位统一调用。四是搭建时空数据服务应用,基于数据治理、可视化成果及已发布的地图服务,利用辅助分析工具,围绕种植业、畜牧兽医业、渔业渔政、国际合作等业务领域,构建专题服务。
1.构建农业农村时空数据中台
农业农村时空数据中台是数据整合和有效利用的基础,也是重要的支撑性平台,要构建数据交换整合中间件,支持汇聚各类信息资源,持续汇聚各业务单位、省级农业农村部门、涉农相关部门、互联网涉农、物联网、遥感数据,并对数据汇聚情况、治理、共享使用情况进行监控,构建时空数据中台最重要的两项工作就是形成数据磁取和数据治理工具。数据磁取是获取待治理原始系统数据的过程;数据治理是对汇聚数据进行标准化治理的过程,开展时空数据治理,梳理数字字典,基于统一的农业农村时空数据模型,进行数据自动/半自动的清洗转换、关联入库、数据错误校正、增量数据处理等,建立数据实体关系识别提取、知识图谱、数据分类标签(组)、数据空间化处理规则,并对数据治理任务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建立涵盖原始库、数据资源库、分析模型库、算法模型库、共享服务库的时空数据库,形成时空数据治理体系。
2.构建农业农村时空数据“一张图”
基于已汇聚的农业农村时空数据治理成果,以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为参考基准,利用天地图前置服务作为基础底图,构建农业农村时空数据“一张图”框架结构和动态数据目录,实现时空数据目录查询、空间数据浏览、图属一体化查询、业务数据动态上图、专题数据钻取分析等功能,从而建立种植业、畜牧兽医等领域的“一张图”。以空间地图作为数据呈现入口,将农业农村各要素数据资源在地图上进行动态展示,实现历史信息、现状信息和趋势信息的一张图呈现,为农业生产管理和业务决策提供全面直观、便捷可靠的可视化平台。
3.农业农村时空数据服务“超市”
将时空数据资源资产化,构建农业农村时空数据服务“超市”。时空数据服务“超市”分为产品中心、服务中心两大功能模块,产品中心将制作的地图服务注册在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提供平台用户的申请和浏览。
4.搭建时空数据服务应用
利用农业农村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治理功能和地图发布服务为基础,快速搭建了农业气象、疫情防控等专题。2020年,依托农业农村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快速搭建了全国农业农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服务平台,该平台包括春耕生产、市场运行、农村战“疫”、舆情监测等专题,通过地理服务,及时掌握疫情发展情况、农产品市场价格动态、农业气象情况及舆情关注热点,为战疫情、保春耕提供信息服务。
四、实施效果
农业农村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农业农村数据的时空化治理、地理信息服务注册、服务发布、服务监控,为各业务系统提供基础性、公用性的数据服务和地图服务。研制的数据磁取、治理、上图等工具,有效解决了农业数据孤岛及可视化表达难题,实现对我部77个系统的3894万条数据汇聚和治理,完成499张专题图、74幅矢量瓦片图制作、梳理时空数据资源分类862条,统一了基础底图和坐标系,整合了GIS平台,构建了时空数据“一张图”,已为部系统20余个系统提供统一服务。平台建设思路在安徽、江苏、青岛等省市级农业农村信息化部门推广应用。平台建设荣获“2019年政务信息化应用创新案例”奖;在第五届中国信息化融合发展创新大会上,荣获2020年度(数字政务)信息化数据共享创新奖称号。
(一)提升了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一是统一了地图发布软件,按照节约资金、集中供热的原则,整合了应急管理、智慧船检等项目的地理信息发布组件,搭建了基于国产化超图软件的1个地图发布软件集群,统一对外提供地图发布服务;二是统一了基础底图,利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天地图前置服务作为基础底图,为各单位提供全国1-18级矢量、1-18级影像、1-14级地形及全国矢量乡村边界服务;三是统一了时空参照系,所发布的地图服务基于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符合OGC标准;四是制定了相关规范,包括《农业农村地理信息数据管理规范》《农业农村行业数据交换技术要求》等行业标准。
(二)增强了数据资源整合利用能力。通过对数据资源汇聚、数据治理,实现对部内外数据资源的统一接入,对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规范化和指标化,从而打通数据孤岛和壁垒,加快信息资源整合,提高数据资源利用效率,挖掘数据价值,为政务信息大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提供数据支撑和平台保障。
(三)增强政务信息化支撑保障能力。通过着力打造服务于农业农村行业的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形成支撑种植、畜牧兽医等业务的基础底座,以应用为导向,打造农业农村政务数据资源“一张图”和服务的共享交换应用,满足部署各单位及省级农业农村部门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需求。
农业农村时空数据服务平台是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在聚数、看数和用数环节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未来将进一步整合内部信息资源,汇聚省级农业农村部门、互联网、物联网等多渠道数据资源,强化数据治理和平台工具化,将平台的建设思路和方法向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延伸和推广,全面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一张图”服务,着力打造为三农服务的智慧农业决策服务产品。